close
天文學的另一個好處是,每每溫習過關於宇宙大小和年齡等等一堆恐怖數字之後,就會覺得讓你沮喪的事情也沒什麼。
最近才知道,原來從小在教科書裡九大行星繞著太陽轉的的太陽系圖片,全都失真到超級誇張的地步。
先不提到底冥王星到底算不算行星,如果把地球畫成一粒直徑只有0.5公分的小顆豌豆,木星會距離太陽三百公尺遠,而冥王星跟太陽的距離則是2.4公里;如果再進一步把一切東西都縮小,把木星變得跟字母i上頭那一點一樣大時,冥王星約只有分子般大,即使如此,冥王星跟木星的間距還有十公尺遠。
先不提到底冥王星到底算不算行星,如果把地球畫成一粒直徑只有0.5公分的小顆豌豆,木星會距離太陽三百公尺遠,而冥王星跟太陽的距離則是2.4公里;如果再進一步把一切東西都縮小,把木星變得跟字母i上頭那一點一樣大時,冥王星約只有分子般大,即使如此,冥王星跟木星的間距還有十公尺遠。
其實,冥王星也壓根兒不是太陽系最外緣的地標;從地球飛到冥王星,只不過飛了全程的2,500分之一。
畫教科書的人可能曾在地上打滾著喊過:"不然你要我怎麼辦嘛?!"
果然,妥協還是必要,而讓步的尺度則是藝術。
果然,妥協還是必要,而讓步的尺度則是藝術。
把這尺度再放到宇宙裡一比,你想,真的不用太計較。
銀河系裡估計約有一千億到四千億個恆星,總直徑約有100,000光年,用現今最快的太空船,也要花25,000年才能到底最近的恆星(最近的一顆是人馬座的比鄰星,距離地球約4.28光年);就算從有人類以來就開始飛行,到現在也飛不到銀河的中心。
而銀河系只是一千四百億左右已知星系中的一個而已。
這是我們看得見的宇宙,而宇宙中我們看不見的那個部份,又不知道會再大上多少倍。
銀河系裡估計約有一千億到四千億個恆星,總直徑約有100,000光年,用現今最快的太空船,也要花25,000年才能到底最近的恆星(最近的一顆是人馬座的比鄰星,距離地球約4.28光年);就算從有人類以來就開始飛行,到現在也飛不到銀河的中心。
而銀河系只是一千四百億左右已知星系中的一個而已。
這是我們看得見的宇宙,而宇宙中我們看不見的那個部份,又不知道會再大上多少倍。
所以,人要先了解自己的分量,才能夠有所期待。
聽說當年美國老布希總統在任時,曾在一次輕鬆場合裡,大聲疾呼要美國政府開始一項載人到火星去的計劃。之後有人計算出該項計劃得花費四千五百億美元,並且在太空船抵達火星之前,船上人員可能已經全數喪命(由於長時期暴露在無可防護的高能量太陽粒子襲擊下,他們身上的DNA可能給扯得像碎布一般。),該計劃才悄然無聲地擱置下來。
聽說當年美國老布希總統在任時,曾在一次輕鬆場合裡,大聲疾呼要美國政府開始一項載人到火星去的計劃。之後有人計算出該項計劃得花費四千五百億美元,並且在太空船抵達火星之前,船上人員可能已經全數喪命(由於長時期暴露在無可防護的高能量太陽粒子襲擊下,他們身上的DNA可能給扯得像碎布一般。),該計劃才悄然無聲地擱置下來。
提到火星,這一期的科學人雜誌有篇報導指出,火星很可能在過去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有大氣層,並且像早期地球一般是個溫暖潮溼的地方,只是後來因撞擊等原因逸失了大部份的大氣層,火星才變成現今這個乾燥、寒冷的模樣。
(到底是多乾多冷?據相關資料顯示,火星的大氣中水蒸氣僅佔0.03%,非常乾燥;火星表面的平均氣溫很低,即使赤道一帶也才攝氏零下50度,極少的時間火星溫度會在0度以上。)
(到底是多乾多冷?據相關資料顯示,火星的大氣中水蒸氣僅佔0.03%,非常乾燥;火星表面的平均氣溫很低,即使赤道一帶也才攝氏零下50度,極少的時間火星溫度會在0度以上。)
不過是散失了一些熱情,其實也沒什麼了不起,人家也沒就此罷工,還是繞著太陽轉個不停。搞不好少了圈既抽象又笨重的大氣層,跑起來還反倒輕鬆,至少火星也是這樣過了幾億年。
不提幾億年,只要接下來的幾年,不,幾個月就好,別去惦著那些虛幻不切實際的想法,專心地跑吧你!
不提幾億年,只要接下來的幾年,不,幾個月就好,別去惦著那些虛幻不切實際的想法,專心地跑吧你!
註:引用的數據來自書籍"萬物簡史",比爾布萊森著 / 科學人雜誌中文版2007年一月號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