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有人說,每一間老飯店都是一個故事。
 
<<旅行緣起>>
2006年年底,我親愛的老闆背後靈決定把我調回台北,也趁我的小住房租約屆滿之際,結束這一年在蘇州的工作階段。
過去這一年裡,總是有人問我是否曾到上海去玩玩,畢竟以大陸的國土尺度來看,上海跟蘇州之間的距離就像才相隔二條街一樣。
答案是沒有,有長假我們一定奔回台北,上海只是一個飛機降落的地方。
抱著來工作的慘淡心情降落在浦東機場,想到還得搭近三小時的大巴到蘇州市,接下來還有近一小時的車程才會到公司,什麼想玩的豪情壯志瞬間就會冷掉了。
 
然後再也不會有人出機票錢讓妳飛到上海來了。
對一個長時間因經費不足而重病的旅行饑渴症患者來說,這是多麼恐怖的一句話呀。
於是,這趟上海及澳門的旅行,完全誕生於本人貪小便宜的心態。
 
整趟旅行是這樣的,
我在12/29號離開蘇州,在上海待三個晚上,迎接完2007年之後,1/1飛往澳門,藉轉機之便入境待二個晚上,再回到台北。
一個星期內,我住過的房間有
1.在蘇州原先住的小套房
2.人在台北的背後靈留在蘇州的空房間(小套房退租當然要先清空,待在蘇州的最後一晚去借住的)
3.上海延安飯店
4.上海衡山賓館
5.澳門格蘭酒店
6.台北的家
 
不知道你看了會不會有一種很累的感覺,但我本人直到旅行結束後的一週內,睡醒時總要努力想一下自己身在何處。
而且這趟旅行我還得拖著這一年來在蘇州的家當跑來跑去,一個幾乎合不上的大行李箱和一個快爆炸的手提行李袋,加上吃飯傢伙NOTEBOOK,以及隨身的包包,
是,我是去旅行,不是去逃難的。

<<訂飯店>>
也因為撞到了元旦假期的緣故,出門前二週,我趕忙開始從網路上訂住處(中國大陸的元旦假期調整到放1/1,1/2及1/3,與台灣的放法不同)。
我想,在上海住三個晚上,就住二天便宜的一天貴的好了。(其實說貴的也不是貴到嚇人啦,最後一晚住的是衡山賓館,單人房人民幣580元一晚)
一開始找的是連鎖的如家、錦江之星或莫泰168等二星級酒店,這類酒店的好處是便宜、乾淨,連無線上網都有,只要看看你要投宿的分店網友風評不太差,人民幣二三百元就能住到不錯的房間了。
(在中國大陸的飯店,還有一半以上是上網費用另計的,我在上海和北京住過的飯店,即使是高級飯店也要另計網路費用,這一點對我這隻網路動物來說實在有點不習慣,也因為如此我才會特別注意這一點。)
 
延安飯店(酒店星等約在四星到五星之間),在單人房平均房價人民幣六百元左右的價目表中,突然出現了一個人民幣330元的價錢。
東樓標準房,招待所,未評星。
這根本是在我心中的好奇之湖裡丟入一台拖拉庫嘛,激起的浪花讓我下了二晚的訂單,然後,忐忑了二週。
 
會不會像鬼屋啊?
 
從上海火車站轉捷運一號線,然後與ANT分開獨自轉到捷運二號線(表示自此開始少了一個行李挑夫),一號線和二號線的轉接地下道長到讓我大概休息了二十五次左右,好不容易步出靜安寺捷運站,從捷運站到飯店這段路又讓我走到有一種快斷氣的感覺。
於是我邊喘邊想,如果像鬼屋,本小姐就立刻貼錢去住貴的...!$%^&。

<<初抵東樓>>
走進延安飯店富麗堂皇的LOBBY,辦理入住手續時我還在擦汗(我穿的是大衣,那可是十二月底的上海),櫃檯小姐叫了一旁的行李員幫我提行李,要我從一旁的通道出去,到花園旁的東樓。
我們出了通道還得下個樓梯,我心中暗暗慶幸有人可以幫忙提行李,下了樓梯後又還得再走了一小段路。

眼前的建築物有六七層樓高,掛著"東苑"的招牌,拉開門走進去,一樓的服務櫃檯沒有半個人,整間靜悄悄地沒有聲音。
出了速度緩慢的電梯,我在彎曲的過道中找著,這才看到二名歐巴桑級的服務人員在推車旁聊著天,然後她們指了個方向,引我找到了自己的房間。
 
我的房間是最邊間,因此格局也不太方正,進了房間先是一條很長的走道,走道二旁是衣櫃、全身鏡、還有一扇鎖上的房門,用途不明;再經過了浴室之後才看得到床。
有一處地板在踏上後總會"吱~"一聲,壁紙大多褪了顏色,空調運轉的聲音響著,但房間很乾淨,有一種沈靜的感覺。
房裡有梳妝檯、沙發茶几、電視、空調,但沒有冰箱,窗下就是一個公園,迎著滿窗的綠意就讓我歡喜了起來。
 
年輕的行李員幫我把很重的行李箱放到架子上,我身上沒有零鈔了,只得掏出五塊錢硬幣交給他,這個年輕小夥子一附嚇一跳的樣子。
雖然中國人不太流行給小費這個禮儀,但在常接待外國客人的高級飯店裡就不算稀奇了,許多中國網友在網路上批評,高級飯店的服務生在看見外國客人時都會熱心的服務,對於中國客戶反而不太理睬,想來也是小費文化的影響。
而給硬幣的確是不禮貌的(在泰國跟團旅行時,導遊說在泰國硬幣是給乞丐的,亂給可是會冒犯到別人),想說中國人應該不會太在意,沒想到這個行李員壓根沒有預期會收到小費。
後來最後一天住的衡山賓館,服務人員收小費就收得很自然了。
 
延安飯店是上海最早的六間飯店之一,其歷史可見一斑。
在改建過後,主樓的設備在網路上風評還不錯,中庭的花園更是許多人喜歡的因素,畢竟在上海這樣擁擠的都市,還有這片綠地算是難得。
而我所住的東樓就在花園的旁邊,想像著此地百年前的模樣,如今這棟樸實的樓,即使頂著過往的風華,還是安安靜靜地立於一旁。
灰姑娘,就是浮現這樣的印象。

<<洗澡記>>
放下行李後我就出門去玩了,直到入了夜,我才提著路上採買的零食飲料回到房間去。
先洗澡吧,我收拾著衣物,先轉開水龍頭,然後四處找著吹風機。
這房間另一個神奇之處是,可以看到許多高級飯店才有的配備(像一開燈就會亮的衣櫃、保險箱、浴室成套的沐浴用品、寫有Room Service菜單住房手冊、複雜的電話系統、廁所電話、有清潔封條的馬桶...),
卻又缺東缺西的(冰箱、礦泉水、茶壺茶杯、面紙、吹風機...)。
是的,沒有吹風機。
我是一個平時懶於打扮但堅持每天要洗頭的長髮龜毛女生,沒有吹風機,這...這...。
好,沒關係,房間裡的空調我開暖一點可以了吧!
 
於是我回到浴室,準備洗澡,手一摸,水居然還是冷的。
我已經是開最熱的水了,而且也東摸西摸了好幾分鐘了,還沒有熱水?
難道這是我貪小便宜所要付出的代價嗎?我全身臭得要命卻連洗個澡都不行?我居然得在十二月底的上海洗冷水澡?空調最熱可以開多熱?可以把房間搞成烤箱嗎?
一瞬間腦子裡閃過多個想法,最後只下了一個決定,我甘願付錢換住貴的,只求能夠洗澡。
我撥通了服務台的分機,報了房號,抱怨浴室沒有熱水;接電話的服務小姐不帶任何感情地說,會叫服務人員來看看。
 
一分鐘後,電話響起。
"小姐,我這裡是東樓的服務櫃台,您說您房裡沒熱水是吧?"
"是呀!"
"小姐,因為這樓舊了,所以您要把熱水開著十分鐘到一刻鐘,才會有熱水。"
"一刻鐘?"我想我是不是聽錯了。
"是的,一刻鐘呀,這熱水管線比較長,是要這麼久的。"這個問題她大概已經回答過幾百遍了,語氣相當地理所當然。
"哦,好......那我再請問一下,有沒有吹風機可以借啊?"
"有的。"
"那要去那兒借呢?"我努力地不歡呼出聲。
"我幫您送去吧。"
"好的,謝謝妳啊!"
 
我回到浴室再度把水龍頭打開,二分鐘後,一個中年的服務人員把吹風機送來了;而我也在又等了好一陣子之後,等到了尚可用來洗澡的熱水,飛快洗了個澡。

<<早晨>>
第二天早上的天氣相當好,窗前公園裡的陽光很迷人,今年是個誇張的暖冬,在這樣的時節室外的溫度還有十度左右。
我坐在有空調的屋內,心不在焉地看著晨間新聞,邊看著窗外邊啃著前晚自山崎麵包買來的早餐(這種房價當然沒有附早餐)。
蘇州市郊的荒野住久了,在百貨公司裡看到山崎麵包真是一陣感動,當然,挑麵包的時候就是衝動了。
而在吃早餐的此刻,休假的感覺慢慢升上來,彷彿還嚐到幸福的味道。
 
我在床頭放了五元人民幣的小費(這次是紙鈔),就壓在吹風機底下,然後出門去。
晚上回到了房裡,房間清理地乾乾淨淨,小費還原原本本的壓在吹風機下。
 
最後一天要退房時,我還是在吹風機底下留了五塊錢紙鈔。
拉著行李慢慢地走出東樓,身後的灰姑娘仍然昂然而立,輕聲說著百年上海的動人故事。
 
 
附註:本篇是魔毯旅遊網的再起飛祝賀之作...順便貼到自己家裡而已@@"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gnes 的頭像
    Agnes

    Agnes的部落格

    Agn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