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許多人的自助旅行其實是一種自虐式行為,尤其在比較落後的國家旅行,住的是超簡陋旅館,搭的是無敵便宜的巴士,吃也是在路邊的小吃攤解決,連睡機場也OK。很神奇地,只有自己一個人的時候,反而比較能夠忍受物質生活的不足,各式各樣稀奇古怪的遭遇也特別多。
而且,這種旅行最值得懷念,人性最怪的是,愈苦愈會懷念。
"我那時候住台幣一百多塊一晚的旅館耶!"
"在蘇美島遇到三個泰國人,邀我去跟他們住一晚,我就去啦!"
......
每次勇闖天涯片頭那個原始人在畫圈圈時,都會有一種像是拆禮物的心情,不知道這一集播什麼;可能是毫無興趣的地方,也可能是已經看過N次的重播,偶爾也會有像這樣的時候,正好是你心裡很想去的地方。
週六的凌晨二點,當伊恩萊特說出"高棉"這個國家名稱時,我原先濃厚的睡意立刻消失無踪。
壯麗的吳哥窟一直位於我個人旅遊預定地排行榜前段(沒錯,這個排行榜無敵長...)
只是仍有戰亂陰影的柬埔寨(高棉是舊名)還是會讓人卻步,相較之下,泰國根本就屬於自助旅行入門班的層級。
電視看著看著,卻突然發現,先前好像把它想得太嚴重了。
柬埔寨最悲慘的歲月自然是1970年代的赤棉統治時期,數百萬人遭到殘酷的屠殺,戰亂導致全國上下民不聊生。現在雖然戰亂已經平息,但是經濟和生活水平卻恢復地很緩慢,在市區隨處可見幼童和因地雷導致傷殘的人在乞討,人民生活仍然很貧苦。
只是,柬國人民並沒有因為受盡折磨而性情乖戾,仍舊是純樸善良,對外國人十分友善;而觀光不甚發達的結果,也保留了不受人類侵害的大自然美景。
如果規劃自助旅行行程也算是一種才藝的話,那我應該也可以晉級至達人的境界。
柬埔寨的念頭一直揮之不去,無事的週六下午索性來找找資料。
對於一個陌生的國家,一開始是會有點不知從何下手。我的方式是這樣的,先找一些旅遊網站看看國家簡介,對著地圖搞清楚各大景點的地理位置後,就可以先分心去看看一些自助旅行者的遊記。
遊記中提到了什麼關鍵的交通或地理位置,再開一個視窗去查一下,這個時候通常就是國外的網頁比較有用了;不用多久,IE的視窗就會開了一整排,幾項資訊互相對照一下,屬於自己的旅遊計劃就會慢慢自己浮出來了。
2002年開始自助旅行之後,一直很希望能夠每年都有這樣的經歷。2003年的跨國之旅走得辛苦,回國後立刻病了好幾天,但卻也精彩。
2004年是人生中最低潮的一年,沒有機會自助旅行,都是與朋友一同渡假的行程,那是自助旅行之外另一種很棒的玩法。
2005年過了一半,還在寄望下半年的員工旅遊,一整團的瘋子會有多好玩只有身在其中才會知道。
查閱2006年的日曆,看起來是假日分佈蠻平均的一年(我的意思是,大部份的假日都很幸運地不在週六週日),如果2005年忙著員工旅遊的話,2006上半年就是實現上述行程的好時機啦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