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今天的天氣"看起來"真的是非常非常好。
陽光耀眼得很,藍天上更是連一片雲都沒有,尤其是坐在屋裡,窗外的天候看起來像我鐘愛的熱帶國家一樣。
陽光耀眼得很,藍天上更是連一片雲都沒有,尤其是坐在屋裡,窗外的天候看起來像我鐘愛的熱帶國家一樣。
下午二點,我收拾好東西,就坐不太住了,心想出去散個步也好。當然,我沒有想熱帶國家想到發瘋的程度,自然是包得好好地出門。
要在牛仔褲裡面多穿一條衛生褲是一種難以言喻的行為。
尤其是本來就比較緊的那一種褲子,往上拉的時候總是有些艱苦,但是想到外頭的溫度,還是努力拉吧!
尤其是本來就比較緊的那一種褲子,往上拉的時候總是有些艱苦,但是想到外頭的溫度,還是努力拉吧!
步出了公寓房,其實沒什麼目標,只是想走走路而已。我往生態園的方向走去,路上照樣沒什麼人,偶爾騎著載貨三輪車的民工會經過,還有幾個騎著電單車的人也從我身邊過去,不變的是對我的好奇眼光。
陽光基本上是溫暖的,但是冷風一吹起來,所有露出來的部份都覺得凍得很,雖然人在走動著,但還是覺得冷。
走到了生態園入口,我突然又不太想進去了;比起一個去過的地方,眼前這條沒什麼人走的"科普路"會通到那裡去,我反而比較有興趣。反正沒有目標,那麼就走吧,走累了再回頭就是。
於是,我繼續往前走著,雖然走在氣派的柏油路上,但路的二邊都是乾瑟的荒地,也沒遇見什麼人。
陽光基本上是溫暖的,但是冷風一吹起來,所有露出來的部份都覺得凍得很,雖然人在走動著,但還是覺得冷。
走到了生態園入口,我突然又不太想進去了;比起一個去過的地方,眼前這條沒什麼人走的"科普路"會通到那裡去,我反而比較有興趣。反正沒有目標,那麼就走吧,走累了再回頭就是。
於是,我繼續往前走著,雖然走在氣派的柏油路上,但路的二邊都是乾瑟的荒地,也沒遇見什麼人。
發現自己的腳步還是很快。
曾經有個台中的朋友說我走路很快,在台北生活久了,緊張的生活步調就反應在走路的速度上,我也開始用走路的速度來衡量自己的生活。
每回到東南亞去度假,總是得花個二三天讓自己的步伐慢下來,慢慢地走,慢慢地看那樣的異鄉。
本以為在蘇州這樣的地方,自己的步伐大約會慢得不得了吧!沒想到,這陣子除了忙就是趕,生活的步調一點也沒有減慢,搞不好比在台北的日子更加緊張。
曾經有個台中的朋友說我走路很快,在台北生活久了,緊張的生活步調就反應在走路的速度上,我也開始用走路的速度來衡量自己的生活。
每回到東南亞去度假,總是得花個二三天讓自己的步伐慢下來,慢慢地走,慢慢地看那樣的異鄉。
本以為在蘇州這樣的地方,自己的步伐大約會慢得不得了吧!沒想到,這陣子除了忙就是趕,生活的步調一點也沒有減慢,搞不好比在台北的日子更加緊張。
快就快吧,也就隨它去了,反正只是要出來走走而已。
科普路走著走著就到了盡頭,成了一個T字型的路口,我往右轉,繼續走著。
路上照舊是荒涼,在這樣沒目標地走著的時候,所有一直在想著的事情會依序地冒出來,但總覺得那不是自己的事情,我只是看著那些事情從眼前晃過而已。
只是,在這樣的過程之後,原先想不出解答的問題,在那樣的漫步之後,似乎都一一地自動把那結給解開了。
科普路走著走著就到了盡頭,成了一個T字型的路口,我往右轉,繼續走著。
路上照舊是荒涼,在這樣沒目標地走著的時候,所有一直在想著的事情會依序地冒出來,但總覺得那不是自己的事情,我只是看著那些事情從眼前晃過而已。
只是,在這樣的過程之後,原先想不出解答的問題,在那樣的漫步之後,似乎都一一地自動把那結給解開了。
也許是這附近是要開發的區域,沿路所見的房子都在拆,只剩下幾家房子看起來還有人住,只是那生活的痕跡在那堆廢墟中反而顯得很突兀。
看到不遠處好像有一間廟,只要彎進一條小路去似乎就可以到了。
我試著往那小路走,但卻見路的兩旁從廢墟變成了樹林,一個男子吸著煙往我身旁走過,還不住地打量我。我開始覺得這樣一條小路有些危險,立時我打消了念頭,回頭往大馬路上去。
看到不遠處好像有一間廟,只要彎進一條小路去似乎就可以到了。
我試著往那小路走,但卻見路的兩旁從廢墟變成了樹林,一個男子吸著煙往我身旁走過,還不住地打量我。我開始覺得這樣一條小路有些危險,立時我打消了念頭,回頭往大馬路上去。
這麼一回頭走,我走回了太湖大道,也是我們對外交通必經的道路。
精神仍是不錯,我繼續向前走,越過了青山大橋。遠方看到一個佛塔,我想,也許可以走到那裡去。
太湖大道的二旁都有很漂亮的造景,其實是很適合散步的地方,一路上還看到有人在澆著路旁的樹木草地,不知道蘇州市政府究竟花了多少錢在這條路上頭。
已經走了一個多小時了,我看到路中間有一個標示風景區的指示牌,往右轉是"蘇州蘭鳳寺",往左則是"蘇州陽山鳳凰寺"。奇怪的是,這個指示牌置於路中,沒有左轉的路,也沒有右轉的路。
我猜,左前方的那個佛塔,應該就是鳳凰寺了。往右方張望了半天,也沒有看到什麼寺廟的蹤影,不知道還得走多遠。
精神仍是不錯,我繼續向前走,越過了青山大橋。遠方看到一個佛塔,我想,也許可以走到那裡去。
太湖大道的二旁都有很漂亮的造景,其實是很適合散步的地方,一路上還看到有人在澆著路旁的樹木草地,不知道蘇州市政府究竟花了多少錢在這條路上頭。
已經走了一個多小時了,我看到路中間有一個標示風景區的指示牌,往右轉是"蘇州蘭鳳寺",往左則是"蘇州陽山鳳凰寺"。奇怪的是,這個指示牌置於路中,沒有左轉的路,也沒有右轉的路。
我猜,左前方的那個佛塔,應該就是鳳凰寺了。往右方張望了半天,也沒有看到什麼寺廟的蹤影,不知道還得走多遠。
於是,我往那個佛塔走去。
走在往佛塔的小徑上,我開始覺得頭有些疼了,想來是冷風吹得久了。我決定就只走到佛塔,四處看看就打道回府,如果真覺得累了,就搭公交車回去。
小徑的末端,我看到一個"公墓"的標示,倒也不是太驚訝,繼續往左,那塔就在眼前了。
只是,這間寺廟未免也太荒涼了,完全沒有遊人,連廟門都沒有開。
小徑的末端,我看到一個"公墓"的標示,倒也不是太驚訝,繼續往左,那塔就在眼前了。
只是,這間寺廟未免也太荒涼了,完全沒有遊人,連廟門都沒有開。
我開始覺得奇怪了,除了公墓入口有看到一二個人,以及公墓旁邊在做墓碑的地方似乎有人外,就沒有看到什麼人了。
往廟裡看去,裡頭也完全沒有人,而且,連廟門上也沒有寫寺名,似乎早已被磨掉了。
直到看到一些路標,我才明白,這間不是什麼佛塔,應該是個靈骨塔。
靈骨塔就不太需要參觀了,我就這麼回頭,心裡還在想,到底那間鳳凰寺在那裡呀?
往廟裡看去,裡頭也完全沒有人,而且,連廟門上也沒有寫寺名,似乎早已被磨掉了。
直到看到一些路標,我才明白,這間不是什麼佛塔,應該是個靈骨塔。
靈骨塔就不太需要參觀了,我就這麼回頭,心裡還在想,到底那間鳳凰寺在那裡呀?
公交車站就在小徑出口處,這裡的站名寫著"新民公墓",我等了一會兒,覺得頭好似愈來愈疼了。
搭上公交車,沒幾站就到了園區,這才瞥見噴水池還在結冰狀態(這噴水池根本就是我的溫度計)。
我回到房裡,立刻開了暖氣,然後煮了一點紅糖薑湯,慢慢地喝,覺得骨子裡的寒氣好像這才退了一些。
又瞇了一會兒,醒來的時候,身體已經完全復原了。好像,來到蘇州之後,身體也變得比較強壯了,不像以前在台北動不動就生病感冒。
我回到房裡,立刻開了暖氣,然後煮了一點紅糖薑湯,慢慢地喝,覺得骨子裡的寒氣好像這才退了一些。
又瞇了一會兒,醒來的時候,身體已經完全復原了。好像,來到蘇州之後,身體也變得比較強壯了,不像以前在台北動不動就生病感冒。
冬日健行其實還挺不錯的,只是,一路上沒什麼東西可看,走了近三小時,倒是適合想想事情。
或許,下回我應該把各景點的位置先搞清楚再出發。
或許,下回我應該把各景點的位置先搞清楚再出發。
全站熱搜